為何會心臟衰竭?心臟衰竭4大等級、8危險因子,預防最重要!

心臟衰竭是一種無法根治的疾病,除非接受心臟移植,否則僅能透過藥物與手術,減緩心臟退化的速度。此外,改善生活品質並維持健康規律的生活,也是防止病情惡化的重要關鍵之一。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心臟衰竭的定義、分級標準、症狀、常見成因與改善方式,一起守護心臟的健康。
心臟衰竭是什麼?
心臟衰竭又稱為鬱血性心衰竭、心臟無力,指的是心臟無法有效地將血液輸送至全身,導致器官無法獲得足夠氧氣與養分。根據不同心室及功能,心臟衰竭可分為四種類型:左心衰竭、右心衰竭、收縮性心衰竭與舒張性心衰竭。左心衰竭可能引起肺水腫、呼吸困難;右心衰竭可能引起腹部或下肢水腫;收縮性心衰竭為心臟無法收縮而影響泵血功能;舒張性心衰竭則是心臟無法放鬆而使得血液無法注入心室。因此,心臟衰竭會導致疲倦、呼吸困難、浮腫等症狀,長期下來更會影響日常生活生活。
心臟衰竭嚴重等級怎麼分?了解NYHA很重要!
心臟衰竭主要可依據美國紐約心臟協會(NYHA)制定的分級標準,分為四個等級,用來判斷病患心臟衰竭的嚴重程度:
-
第一級:身體部分不受影響,日常活動也不會引發疲勞或呼吸困難。
-
第二級:輕度活動會導致疲勞、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狀,但休息後無不適感。
-
第三級:日常輕度活動即引起明顯症狀,影響生活品質,休息後會較為緩解。
-
第四級:只要進行活動就會感到不適,即使休息也有明顯不適症狀。
了解心臟衰竭的症狀,及早發現、及早控制!
心臟衰竭常見症狀
以下整理了心臟衰竭常見症狀,如果身體有出現這些問題時,需要特別注意,並盡快就醫檢查。
-
容易感到疲倦:因為心臟無法有效地輸送氧氣至肌肉,只要稍微活動就感覺筋疲力盡。
-
呼吸困難:身體會感到呼吸困難、急促,特別是在躺下或活動時更加明顯。
-
持續咳嗽:通常為乾咳,也可能因肺部充血而出現粉紅色泡沫痰。
-
心跳過快或不規律:因心臟會試圖彌補輸出不足,而導致心跳加速。
-
夜間頻尿:白天因血液循環不佳而積水,導致在夜間平躺後回流至腎臟,而引發尿意。
-
胸悶、胸痛:因心臟供氧不足,引起胸口壓迫感或疼痛。
-
食慾不佳與噁心:當腸胃供血不足時會影響消化,造成食慾不佳。
-
記憶力或注意力下降:如果腦部缺氧會造成思緒遲鈍、判斷力變差、記憶力下降。
不同階段的症狀
心臟衰竭的症狀會隨著病情惡化逐漸加劇,可以根據NYHA的分級系統做為判斷依據。一般來說,心臟衰竭在不同階段的症狀,主要反映於活動忍受度與症狀出現的時機、強度:
-
第一級:幾乎無症狀,即使較劇烈的活動也不會感到不適,基本上難以察覺。
-
第二級:從事靜態活動時無不適感,但像是爬樓梯、快走等輕度活動,會感到呼吸急促或疲勞,但休息後症狀可以緩解。
-
第三級:只要進行輕微活動,像是散步、做家事即會出現呼吸困難、心悸、胸悶等症狀,且頻率及不適強度變高,多數患者會開始限制自身活動量以避免不舒服。
-
第四級:即使在完全靜止的狀態時,也會感到喘不過氣、胸悶、心悸,無法自理生活,大部分患者需要臥床休息。
引發心臟衰竭的8個危險因子
導致心臟衰竭的原因非常多,像是年齡增長、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等,而其中以心臟相關疾病為最主要的因素。這些問題如果未妥善控制,可能使心臟功能加速退化,接下來將介紹引發心臟衰竭的8個危險因子:
心臟相關疾病
冠心病是引起心臟衰竭的主要原因,當冠狀動脈阻塞時,心臟無法獲得足夠氧氣與營養,會導致心臟泵血能力下降、缺氧並抑制心臟收縮。此外,瓣膜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肌病變及心律不整也會影響心臟泵血功能,導致心肌肥厚、損害心臟,導致心臟結構異常,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
〈延伸閱讀:心肌梗塞預防指南|帶你破解迷思、掌握正確施救與保健照護〉
年齡
隨著年紀增長,心臟功能逐漸退化,使心臟組織的彈性與功能下降。許多高齡者生活習慣不佳,且大多伴隨其他慢性疾病,使得心臟負擔加重,容易有心臟衰竭的狀況發生。此外,經統計顯示,近年心臟衰竭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即便是青壯年也須重視心臟健康。
肥胖
肥胖會讓心臟的負擔增加,造成內皮細胞功能異常、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律不整等疾病,迫使心臟需要更用力地泵血,進而導致心肌肥厚與功能退化,增加心臟衰竭的發生機率。
〈延伸閱讀:心律不整怎麼辦?全面解析成因、治療方法與日常心血管保健指南!〉
高血壓
高血壓會使心肌變厚,降低心臟的舒張能力,導致心臟無法有效充血與排血,使得患者容易呼吸困難、下肢水腫。倘若病情沒有受到控制,甚至還會惡化為擴大型心肌病變,將大幅地影響心臟功能。
〈延伸閱讀:正常血壓值是多少?保護心血管健康從認識血壓標準開始!〉
〈延伸閱讀:為什麼會高血壓?帶你搞懂高血壓症狀、原因、飲食與預防重點!〉
高血脂
高血脂容易造成冠狀動脈阻塞、狹窄或硬化,使得氧氣與養分無法從血管供應至心肌,長期下來會造成心臟供血中斷、缺氧、受損,引發心肌梗塞等疾病,如果病情繼續加劇,甚至會引發心臟衰竭。
高血糖
高血糖會控制心臟神經系統並損害人體血管,導致冠狀動脈疾病與心臟功能異常,因此糖尿病患者通常會伴隨著冠狀動脈疾病,使得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遠高於一般人,因此務必要留意血糖控制。
腎臟相關疾病
腎臟和心臟有密切關連,腎臟的相關疾病會使血壓升高、水分滯留與貧血,引發高血壓、尿毒症等疾病,使得心臟負擔加劇而引發心臟衰竭。研究指出,洗腎患者因心臟衰竭導致死亡的比例高達5成,因此腎臟功能不佳者務必要密切監控心臟健康。
酒精
當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越高、持續的時間越長,容易造成酒精性心肌病變。長期過量飲酒會傷害心臟,造成心臟結構改變與功能惡化,進而引發心臟衰竭。此外,長期酗酒還會導致肥胖、代謝症候群、心律不整、急性心臟功能衰退等疾病。因此,務必要留意不要過量飲酒,如果有相關疾病應立即戒酒,調整生活習慣。
如何診斷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的診斷通常會進行多項檢查,以評估心臟的結構與功能,同時也會一併檢查是否還有其他心臟問題:
-
心電圖:檢查心跳的速率與規律性,確認是否有心律不整或心肌肥大等問題。
-
心臟超音波:觀察心臟結構以及收縮、舒張功能,確認心臟是否有受到損害,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檢查。
-
血液檢查:檢測心臟酵素、電解質、心臟衰竭指數、血糖、膽固醇與腎功能等指標。
-
胸部X光:檢查心臟有無肥大,以及肺部是否有積水情形。
積極治療搭配調整生活習慣,有效控制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除了藥物與手術的治療之外,日常習慣的調整也相當重要,從不同細節進行改變,才能有效地控制,延緩心臟衰竭症狀!
調整生活習慣
如果發現有心臟衰竭的徵兆,除了盡速就醫之外,維持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也相當重要,像是減肥控制體重、限制鈉含量攝取、維持適當的飲水量與規律運動等,養成強壯的身體,能夠減輕心臟負擔,同時提升抵抗力,才能有效減緩病情惡化。
藥物治療
醫師會考量病患的血壓、心跳速率以及其他疾病的狀況,調整藥物種類和劑量,減緩相關症狀與併發症的發生機率。通常心臟衰竭會使用利尿劑、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乙型阻斷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切記,千萬不要覺得「吃藥就會好」,一定要搭配規律的生活習慣,才能有效率地延緩疾病惡化。
〈延伸閱讀:如何有效降血壓?5個改變加上降血壓保健食品,輕鬆告別高血壓!〉
手術治療
心臟衰竭通常伴隨著其他心臟疾病,因此醫生會依據患者狀況進行手術。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瓣膜置換、心律調整器植入、心臟移植等,以治療心臟問題並改善心臟衰竭,延長患者壽命。
心臟衰竭能夠治癒嗎?
心臟衰竭目前仍無法完全根治,其控制效果取決於病情嚴重度、是否合併其他疾病,以及患者是否配合治療與改善生活習慣的意願。儘管心臟衰竭無法治癒,只要及早發現並遵從醫囑,配合健康飲食與規律生活,患者仍能減緩心臟衰竭的惡化程度,並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心臟衰竭照護須知,一起守護您的心!
心臟衰竭患者的日常照護需特別謹慎,除了均衡飲食、規律作息與穩定情緒外,還需每天監測脈搏、血壓與體重,以便及早發現異常變化。
維持健康規律生活,打造強壯的身體
飲食方面應避免高鹽、高油食物,盡量攝取足夠蛋白質與膳食纖維,並養成規律作息早睡早起、保持睡眠充足的習慣,以強化心臟功能並提升身體免疫力。此外,務必要戒菸、戒酒,還要每日檢查脈搏與記錄血壓、血糖指數,有助於控制心臟衰竭。或者也可以攝取能夠調節身體機能的相關保健品,提供額外的營養補給。
保持適當運動習慣,提升身體機能
規律運動可以降低心臟病風險、改善心肺功能。散步是最適合心臟衰竭患者的運動方式,可依體力逐步增加強度;若是需要臥床的病患,則可以透過簡單的肢體伸展以活動筋骨。此外,心臟衰竭患者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以復健的方式改善身體狀況,讓運動計畫安全又有效。
如何預防心臟衰竭?5個方法一定要知道
從日常生活做起,培養良好習慣,能夠降低心臟衰竭的罹病風險,以下是五個預防方式,確實的實踐,保持最健康的身體狀態。
-
健康飲食:多攝取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全穀類與深海魚,少吃高油、高鹽與加工食品,有助於保護心血管、降低心臟負擔。
-
控制血壓、血糖:定期監測血壓與血糖數值,避免因為高血壓與糖尿病等疾病,引發心臟衰竭的機會。
-
控制脂肪及膽固醇: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取以避免血管堵塞,建議選擇低脂飲食,像是清蒸、水煮等方式,並避免油炸食物,保護血管彈性。
-
戒菸、戒酒:尼古丁與酒精皆會損害心肌與血管,提高心臟衰竭風險,應盡早戒除,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
-
定期健康檢查:定期檢測心電圖、血脂、血壓等指標,能夠盡早發現身體異常,以便及時調整生活方式或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掌握關鍵徵兆與照護,從根源保養心血管〉
【天舒芯】滋補強身,給身體最好的營養補給!
養真天的天舒芯提供身體全方位的保養,內含豐富珍貴的漢方材料,像是丹參、赤芝、紅景天、鹿角靈芝、黃耆、川芎、赤芍、葡萄子、甜菊及羅漢果萃取物等,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調節身體機能,維持身體平衡。此外,天舒芯與天清流可以互相搭配,更進一步的調整體質,加強循環,身體運行更順暢。養真天的產品更通過SGS等各項食品認證,保障您食用保健食品的安全,帶給全家人最安心的呵護。
結論
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最有效預防心臟衰竭的方式,倘若不幸罹患心臟衰竭,除了積極配合醫生資料,更要保持健康飲食、規律作息,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減緩症狀。此外,也可以搭配保健食品,提供身體額外的營養補給,養真天結合臨床實證與智慧漢方,精準的調配成分比例,確保身體每日所需,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族群都適用,立即點擊了解更多,守護您與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