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退隱形殺手! 骨質疏鬆症狀、預防、照護一次掌握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隱形健康問題,早期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症狀,直到骨折後才會發現。一旦發生骨折,不只會帶來劇烈疼痛,還可能導致長期臥床、行動不便,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本文將帶大家深入了解骨質疏鬆的成因、症狀、高風險族群,以及如何透過預防和治療,遠離骨質疏鬆的威脅!
骨質疏鬆是什麼?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因為骨質密度降低,導致骨骼變得脆弱的疾病。健康的骨骼結構緻密,而骨質疏鬆則會讓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像海綿一樣變得疏鬆。當骨質減少到超過正常範圍時,就會被診斷為「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對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包括增加骨折風險、引起疼痛以及造成行動不便等。因此,深入了解骨質疏鬆症狀與治療方法,有助於及時預防,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退化性關節炎症狀有哪些?從日常生活習慣到飲食開始預防!〉
骨質疏鬆3大類型
原發性骨質疏鬆
原發性骨質疏鬆是最常見的骨質疏鬆種類,主要與自然老化有關。隨著年齡增長,人體骨骼的生成速度趕不上分解速度,導致骨質密度下降。其中原發性骨質疏鬆又可進一步分為兩個類型:
- 第一型骨質疏鬆:主要發生在停經後的女性,因為缺乏雌激素,導致骨質流失加速。
- 第二型骨質疏鬆:通常發生於七十歲以上的老年男女性,與年齡增長、骨骼代謝異常有關。
繼發性骨質疏鬆
繼發性骨質疏鬆是由其他疾病或外部因素引起的,這些疾病或因素會加速骨質流失,或抑制骨質生成。常見的繼發性骨質疏鬆原因包括:
- 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庫欣氏症候群。
- 消化吸收不良
- 慢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
- 藥物影響:長期服用利尿劑、甲狀腺素、類固醇等藥物。
- 不良生活習慣:抽煙、酗酒、喝咖啡、飲食不均衡等。
特發性骨質疏鬆
特發性骨質疏鬆通常發生在年輕人或無明顯風險因素的成年人身上。這類患者通常沒有上述兩種引發疾病的因素,但骨質密度卻異常降低,容易出現骨折。特發性骨質疏鬆目前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或環境因素有關。
骨質疏鬆悄悄來襲,真正原因是什麼?
骨質疏鬆的成因複雜,涉及多種生理因素和生活習慣。以下為形成骨質疏鬆的常見原因:
- 生理因素:自然老化骨質流失、腸胃鈣質吸收減少、女性荷爾蒙變化。
- 藥物:長期服用利尿劑、類固醇、抗癲癇藥、免疫抑制劑等。
- 危險生活因子:營養不均衡、運動量不足、缺乏日曬、睡眠品質不佳、長期壓力。
- 不良習慣:長期抽菸、過量飲酒和咖啡。
骨質疏鬆隱藏警訊:你注意到了嗎?
骨質疏鬆症之所以被稱為「寂靜殺手」,是因為它在早期通常沒有任何明顯症狀。許多患者往往是在不經意間發生骨折,送醫檢查後才驚覺自己早已罹患骨質疏鬆症。雖然骨質疏鬆初期不易察覺,但除了骨折以外,若出現以下情況,便應提高警覺,建議及早尋求專科醫師協助:
- 身高變矮:骨質流失會導致脊椎骨密度降低,使身高逐漸縮短。若發現身高有明顯減少,這可能是骨質疏鬆的潛在徵兆。
- 駝背現象:當脊椎發生變形或出現壓迫性骨折時,容易導致駝背,這是骨質疏鬆患者常見的症狀之一。
- 慢性疼痛或長期下背痠痛:雖然骨質疏鬆本身通常不會引起疼痛,但若骨質流失導致脊椎結構改變或發生微小骨折,可能會引發慢性疼痛或長期下背痠痛。
- 行動不便:嚴重的骨質疏鬆可能導致骨骼脆弱,進而影響行動能力,使患者感到行動不便。
為了及早發現骨質疏鬆,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能有效幫助早期發現問題,並採取適當措施預防更嚴重的問題。
骨質疏鬆高危險族群
骨質疏鬆雖然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但某些族群因為生理特徵、生活習慣或健康狀況,而面臨較高的罹患風險。以下為骨質疏鬆的高風險族群:
- 種族:白人、亞洲人。
- 飲食習慣:營養不良、飲食缺乏鈣質、咖啡過量。
- 生活型態:抽菸、喝酒、長時間久坐不動。
- 年齡:70歲以上。
- 性別:更年期或曾手術切除卵巢的女性。
- 疾病:肝腎疾病、骨髓腫瘤、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 藥物:長期服用利尿劑、抗癲癇藥等藥物者。
一分鐘自測:你的骨骼健康亮紅燈了嗎?
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因子受多重因素影響,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特別編譯了一分鐘骨鬆風險評估表,幫助您快速檢視自身骨骼健康。這份問卷包含 19 個涵蓋家族史、年齡、身體狀況、用藥習慣、生活型態等多面向的問題。只要其中任一題回答「是」,都可能意味著您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較高,建議進一步諮詢醫師並安排骨質密度檢測。及早了解並管理這些危險因子,是維護骨骼健康的關鍵!
編號 | 問題內容 |
---|---|
1 | 父母曾被診斷有骨鬆或曾在輕微跌倒後骨折? |
2 | 父母中一人有駝背狀況?(個人因素 (屬於天生且不能改變的因子)為了要讓骨骼礦物質減少狀況的發生,了解這些危險因子是重要的!) |
3 | 實際年齡超過 40 歲? |
4 | 成年後是否曾經因為摔倒而造成骨折? |
5 | 是否經常摔倒 (去年超過一次),或者因為身體較虛弱而擔心摔倒? |
6 | 您四十歲後的身高是否減少超過 3 公分以上? |
7 | 是否體重過輕?( BMI值少於 19 ) 註 : BMI計算方式=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 |
8 | 是否曾服用類固醇藥片(例如可體松,強體松)連續超過3個月? 註:可體松通常為治療氣喘、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某些發炎的疾病 |
9 | 是否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 |
10 | 是否被診斷出有甲狀腺或是副甲狀腺過高的狀況? |
女性朋友請繼續回答以下問題: | |
11 | (女性)您是否在 45 歲或以前便已停經? |
12 | (女性)除了懷孕、更年期或切除子宮後,您是否曾停經超過12個月? |
13 | (女性)您是否在五十歲前切除卵巢又沒有服用賀爾蒙補充劑? |
男性朋友請繼續回答以下問題: | |
14 | (男性)是否曾經因雄性激素過低而出現陽萎、失去性慾的症狀?註: 生活型態 [ 您可以藉由生活型態的改變,減輕因為飲食或生活型態而增加的危險因子 ] |
15 | 您是否每天飲用超過相當於兩小杯份量的酒?註:註 : 2單位飲酒範圍=約為20公克的酒精,相當於500C.C.啤酒(酒精濃度4%);160C.C.紅酒(酒精濃度12.5%);50C.C.烈酒(酒精濃度40%) |
16 | 有長期吸菸習慣,或曾經吸煙? |
17 | 每天運動量少於 30 分鐘?(包含做家事、走路、跑步等) |
18 | 您是否避免食用乳製品又沒有服用鈣片? |
19 | 您每天從事戶外活動時間是否少於 10 分鐘,又沒有服用維他命D 補充劑? |
骨質疏鬆如何預防?這些方法不可錯過!
均衡飲食
鈣質、維生素D和蛋白質都是維持骨骼健康的重要的營養要素。建議日常飲食中多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例如:牛奶、優酪乳、小魚乾、黃豆、黑豆、菠菜、芥菜、黑芝麻、髮菜、紫菜、蝦米等。如果無法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鈣質,也可以考慮補充鈣片。
〈延伸閱讀:避免骨質疏鬆別忘了補充維生素 〉
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可以增加骨密度,強化骨骼,預防骨質疏鬆。舉重、負重運動可以刺激骨骼生成,增加骨密度;而瑜伽、太極等平衡與柔軟性運動,則有助於改善身體協調,降低跌倒風險。建議每週運動至少3次,每次30~40分鐘,並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避免造成反效果。
生活型態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守護骨骼的關鍵。建議戒菸、戒酒、減少咖啡因攝取,並維持健康體重,避免過輕或過重,因為這些因素都可能加速骨質流失。此外,骨質疏鬆患者容易因跌倒導致骨折,因此建議在生活環境中加裝扶手、止滑墊,特別是在浴室、樓梯等容易滑倒的區域,降低跌倒風險。
骨質疏鬆治療方法
增加骨質生成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藥物可以促進骨質生成,如副甲狀腺素類針劑Forteo(骨穩),但這些藥物的療程通常有限,且長期使用可能會帶來副作用。建議從改善飲食、補充相關營養和規律的生活習慣來增強骨骼,不僅能夠減少對藥物的依賴,還有助於長期的骨骼保健。
抑制骨質流失
有多種藥物可用於抑制骨質流失,像是雙磷酸鹽類藥物、RANKL單株抗體和雌激素受體選擇性調節劑等,但這些藥物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副作用,因此治療過程中應與醫師充分討論。更安全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方法,還是通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養成健康習慣來維護骨骼健康,非常不建議依靠藥物來去治療骨質疏鬆。
骨頭筋膜全系統保健-天固力
養真天的天固力內含豐富的膠原蛋白與鈣質,搭配珍貴漢方材料:龜板、鹿角、黃耆與羅漢果,溫和好吸收,為骨骼與筋膜提供全面營養支持。適合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日常活動頻繁或經常使用關節部位,並重視骨骼與關節保養的族群。每日簡單補充天固力,為骨骼和關節提供適當的營養呵護!
〈推薦產品:天固力〉
結論
骨質疏鬆雖然是常見的健康問題,但只要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定期檢查,並搭配適合的保健食品,就能有效預防和改善。養天真的「天固力」結合中醫臨床專家豐富經驗,針對骨骼健康研發,照顧骨骼與關節健康。如果有骨質疏鬆相關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師,並搭選擇適合的保健方法,重拾健康活力!
〈延伸閱讀:現代養生攻略|學會中醫養生智慧&調養應用,輕鬆落實養生之道〉
〈延伸閱讀:增強免疫力怎麼做?4大關鍵+迷思破解,從生活習慣提升免疫力〉
※本文著作版權隸屬養真天生物科技所有,歡迎引用分享並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