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痛怎麼辦?帶你了解如何從日常生活保養膝蓋健康!

當膝蓋痛導致走路無力、上下樓變得吃力,可別以為只是身體太累或年紀增長的關係,背後可能藏有深層的潛在問題!本篇文章將帶你一次了解膝蓋痛的常見原因、症狀判斷與治療方式,以及日常照護技巧,讓你不再因為觀念不足,忽略膝蓋痛的感受,及早找出問題、對症處理,恢復正常行動力!
膝蓋痛症狀各不同!
- 膝蓋受傷不僅是「痠痛」這麼簡單,如果長期忽視且不想辦法改善,會使膝蓋痛症狀加劇,甚至可能影響走路、上下樓梯等基本活動,因此發現自己有以下膝蓋痛症狀,就該提高警覺!
- 膝蓋感受到刺痛、壓痛或悶痛,尤其活動關節時,疼痛會特別明顯 。
- 膝蓋腫脹不適,有時還會兩邊膝蓋大小不一。
- 膝蓋難以彎曲或伸直,甚至連走路、蹲下都變得困難。
- 膝蓋關節活動時,經常出現喀喀聲或摩擦聲。
- 膝蓋無力,行走時容易有不穩或腿軟的情形發生。
- 膝蓋表面出現發紅、發熱等發炎反應,明顯感受不適。
為什麼會膝蓋痛?背後涉及 6 種常見原因
導致膝蓋痛的原因非常多,不只是年長者會有這個狀況,年輕人也可能因為運動過度、姿勢不良、工作長期久站、久坐或壓力過大等因素,而感受到膝蓋痛。以下整理幾個常見原因,幫助你了解膝蓋痛背後的成因。
1.肥胖
肥胖會增加膝蓋負擔,當在進行上下樓、蹲坐或跑步等行為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會瞬間放大,加速半月板磨損與軟骨退化。久而久之,不只會膝蓋痛,還可能轉變為退化性關節炎。更令人困擾的是,脂肪本身便會分泌發炎因子,讓關節陷入長期發炎、腫脹,甚至導致膝蓋僵硬的惡性循環。
2.外傷
膝蓋痛的常見原因之一是外傷,像是在運動時跌倒的扭傷或被意外撞擊,這些瞬間的外力很容易造成半月板撕裂、韌帶拉傷、骨折或是關節積水,如果膝蓋痛初期未受到妥善處理,不僅會錯過黃金治療期、延長恢復時間,還可能演變為慢性關節問題。
3.過度使用
膝蓋痛有時源自過度使用關節,特別是長時間重複彎曲或承重的動作,例如:頻繁上下樓梯、跳躍、搬貨物、蹲跪等,這些行為容易讓膝關節長期處在高壓狀態,導致周圍肌腱、韌帶與軟骨過度疲勞,進而引發疼痛與發炎。
4.退化性關節炎
隨著年紀增長,關節容易因為長期磨損引起退化性變化、韌帶鬆散,並在活動時產生疼痛、腫脹、僵硬感,嚴重時更可能出現膝關節變形,讓人無法久坐或久站。
〈延伸閱讀:退化性關節炎症狀有哪些?從日常生活習慣到飲食開始預防!〉
5.痛風
痛風的主要原因是體內尿酸過高,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內,容易發生在腳踝、膝蓋這類下肢關節,並且發作時,會突然感到劇烈的疼痛、紅腫發熱,甚至連輕碰都痛得受不了。
6.自體免疫疾病引起
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疾病,容易讓免疫系統失調,使失衡的免疫系統攻擊關節組織,引起滑膜發炎、腫脹、疼痛,進而影響關節活動或膝蓋變形。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這一類自體免疫疾病經常是對稱出現,身體兩側的相同關節會同時感到不適,尤其在早晨起床時症狀最為明顯。
7.感染型關節炎
感染型關節炎雖然不常見,卻也不能輕易忽視,因為當細菌或黴菌經由血液、外傷或手術進入關節時,會引發急性發炎反應,造成膝蓋劇烈疼痛、紅腫、發熱,甚至伴隨發燒與全身不適。
膝蓋痛其實有分部位!5 個痛點來源分析
膝蓋痛有分成不同區域,通常在膝蓋上方、下方、內側、外側及後側,造成每個部位疼痛的原因大不相同,以下整理常見的膝蓋痛部位與原因,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初步判斷自己的膝蓋狀況。
上方膝蓋痛
膝蓋上方痛多半和韌帶受傷、髖骨肌腱炎等髖骨疼痛症候群有關,這些問題通常源自軟組織過度使用、長時間跪坐、重複彎曲膝蓋或跑步、跳躍等,造成大腿前側連接膝蓋的肌腱發炎,並引發局部不適、腫脹,大大影響日常生活與運動表現。
下方膝蓋痛
膝蓋下方痛最常見的原因是髕骨肌腱炎,也就是俗稱的「跳躍膝」,特別容易出現在需要大量跳躍、跑步或爆發力運動的人身上。發作主因是因為髕腱反覆承受壓力,導致膝蓋下方明顯壓痛和腫脹,在膝蓋伸直時感覺正常,但只要彎曲就會出現疼痛不適。
內側膝蓋痛
如果膝蓋痛的位置在內側,則可能和鵝掌肌腱炎、內側半月板損傷或退化性關節炎有關,這類疼痛多半發生在中老年人、肥胖者,或者是膝蓋排列不正、過度負重、曾遭遇外傷的人身上,導致膝蓋有疼痛、不穩定且關節卡住不流暢的感覺。
〈延伸閱讀:骨質疏鬆症狀有哪些?骨本怎麼存?5分鐘教你預防骨質疏鬆!〉
外側膝蓋痛
膝蓋外側痛最常見的原因是「髂脛束症候群」,這是因為大腿外側的髂脛束在反覆摩擦膝關節外側骨骼時,容易引發組織發炎與膝蓋痛,特別常見於跑步、單車和登山等需要大量膝蓋彎曲與負重的運動者身上。
後側膝蓋痛
膝蓋後側痛可能與膕肌肌腱炎、後十字韌帶受傷、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積水有關,引發原因包括膝蓋過度拉扯、運動傷害、姿勢錯誤,或是隨著年齡增長,關節退化等,導致膝蓋出現腫脹、僵硬、疼痛,甚至無法伸直的情況。
膝蓋痛什麼時候該看醫生?
經常需要搬重物、運動量增加或是長時間蹲跪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膝蓋痛,但只要適度休息、視情況冰/熱敷或調整活動方式,通常幾天內就能緩解。不過,如果膝蓋痛持續超過一週,導致無法正常活動,包括走路、蹲下、伸直等,嚴重甚至出現因發炎伴隨的發燒狀況,應盡速尋求專業醫生協助,避免延誤治療,造成膝蓋無法完全復原的狀況發生。
認識膝蓋痛常見治療方法,有效緩解不適!
如果發現膝蓋痛的症狀在休息後並無改善,甚至狀況加劇,千萬不要忍耐、拖著不管,建議立即就醫,讓醫師根據疼痛原因、嚴重程度進行評估,為膝蓋進行相對應的治療,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治療方式: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會依據膝蓋的受傷狀況,採用冷/熱敷、電療、超音波等方式,幫助膝蓋減輕發炎症狀、促進循環,並搭配徒手治療放鬆緊繃組織、調整關節排列,同時也會在療程後專業指導適合的伸展與肌力訓練,強化下肢肌肉、提升關節穩定度,降低再次受傷的風險。
注射治療
如果是退化性關節炎或運動傷害導致膝蓋痛,可以選擇施打玻尿酸、類固醇、PRP等,不僅能達到潤滑關節效果、減少摩擦,還能減緩發炎反應,促進關節恢復。不過,這類治療不建議頻繁進行,避免因過度施打加速軟骨磨損。
藥物治療
當膝蓋出現急性發炎或劇烈疼痛時,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藥或外敷藥膏、貼布等,緩解症狀、降低不適。雖然藥物治療能快速改善症狀,但仍建議短期、適量使用即可,不要長期依賴,以免產生副作用,甚至錯過進一步治療與恢復的黃金時機。
手術
當非手術治療無法改善,且膝蓋已有嚴重損傷或退化情況時,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處理,常見方式包含關節鏡手術,有助修復損傷的軟骨、韌帶等結構;如果退化情形嚴重,則可能需要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以重建關節穩定、改善活動能力。
預防膝蓋痛從日常護理做起!
膝蓋痛固然有許多方式可以進行治療,但最重要的是,應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好習慣,避免膝蓋痛的情形發生,以下介紹幾個保護自己膝蓋的方式,一起守護關節健康!
日常飲食多補充膠質與蛋白質
想要守護膝蓋關節的健康,建議多補充膠原蛋白和蛋白質。膠原蛋白為關節軟骨的主要成分,能幫助軟骨吸收衝擊、減少摩擦,讓膝蓋活動更順暢;多攝取蛋白質有助於修復肌肉和韌帶,這些組織主要負責支撐膝蓋,維持關節的穩定性與靈活度。因此,建議平時可以選擇雞肉、魚、豆腐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為關節補充所需營養,預防膝蓋痛。此外,也能透過保健食品有效補充鈣質與膠原蛋白,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讓膝蓋更有本錢應付每天的負重與磨損!
〈延伸閱讀:避免骨質疏鬆別忘了補充維生素〉
控制體重
不少研究指出,體重每增加1公斤,膝蓋承受的壓力就會放大3到4倍,而體重過重會使膝蓋磨損機率愈高,容易加速膝關節退化。建議平時可以選擇低衝擊運動,例如:游泳、步行、瑜伽等,既能維持體態,也能鍛鍊肌力,減少膝蓋負擔,有效延緩膝關節退化速度。
〈延伸閱讀:週末戰士跟每天規律運動同樣有益身體健康〉
避免過度負荷
無論是長時間站立、搬重物,還是頻繁深蹲、跳躍等,都可能讓膝蓋發出警訊!如果想真正預防膝蓋受損、膝蓋痛,應適時休息、調整姿勢與伸展活動筋骨,別讓膝蓋持續處於超負荷狀態。此外,必要時可以戴上護膝或使用輔助器具,有效分擔關節壓力。
冷熱敷緩解膝蓋痛不適
如果膝蓋剛受傷,處於急性疼痛、紅腫熱脹的狀態,建議採用冰敷方式,有助減少血管擴張、避免疼痛加劇;若是慢性的膝蓋痛,則可以用熱敷來促進血液循環,放鬆僵硬的肌肉和韌帶,幫助組織修復,提升活動靈活度。
注意保暖
當天氣轉冷,血管收縮,導致血液循環較慢,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可能會變得僵硬、緊繃,膝蓋也容易因此感到痠痛或凍傷等,因此建議冬天可以穿保暖褲、使用暖暖包,幫助維持膝蓋溫度,減輕僵硬感。處於室內時,也要注意保持溫度19~24℃、濕度40%~60%,避免空氣過濕或過冷,加重關節不適。
【天固力】預防膝蓋痛,從日常守護您的膝蓋保健!
從日常的細節照護,包括飲食多攝取膠原蛋白和蛋白質、控制體重、適當休息等,能夠預防膝蓋痛與關節的不適,也可以透過補充保健品,提供身體穩定的營養補給。養真天【天固力】精選鹿角、丹參、龜板、羅漢果、黃耆等11種漢方成分,像是龜板富含膠原蛋白與鈣質、鹿角能夠生精補隨,長期補充可以滋補強身,維持身體抵抗力,也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此外,養真天產品從原料到製成,全程嚴格把關,通過365項西藥及4種重金屬檢驗合格認證,更是市面上唯一將龜鹿二仙膠做成改良錠劑式,能大幅減少服用時會有的腥味、苦味,提供全方位的營養補給,讓您吃的安心、有感!
〈產品推薦:天固力〉
結論
了解膝蓋痛常見原因、症狀後,其實不難發現,膝蓋問題早已不是專屬於長輩的煩惱,無論是熱愛運動的人、勞力型工作者,還是正值成長期的小朋友,都可能出現關節痠痛、不適等情況。與其等到疼痛影響生活,不如提早開始保養,穩定膝蓋健康。養真天【天固力】以漢方材料出發,結合高濃度、小分子技術,讓營養更好吸收。無論是想維持關節行動力、改善經常性的腰痠背痛,或是幫孩子補充骨骼成長所需,都能安心食用,立即點擊了解更多,讓我們給您最全方位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