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週末戰士跟每天規律運動同樣有益身體健康

規律運動有益健康
焦慮、憂鬱與巴金森氏症是一種大腦的神經性疾病。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出保持規律運動對體能、心血管與大腦都有幫助。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指南建議有益健康的有氧運動時間是每週運動總時間至少達150分鐘,也就是每天規律運動25分鐘以上,且強度要達到中等強度以上。在各種生活壓力下並非所有人都能每天規律運動,所以我們對於只能選擇在週末運動的週末戰士,卻不清楚是否也有相同的健康效果。
運動強度
運動除了有氧運動與阻力運動兩種不同的運動類型外,也有運動強度與運動時間的差別。運動強度需依照個人在運動時感覺到吃力的程度區別,以超慢跑為例,對中年人而言超慢跑屬於輕度運動,但對65歲以上老年人卻中等強度運動,運動強度可以簡單的以個人心跳或流汗的方式判斷。
運動強度由輕到強一般分為4個等級,依序分別是:
-
坐式生活型態:身體靜態的躺著或坐著的生活。
-
輕度運動:不太費力的輕度活動,心跳與呼吸正常,且未流汗。如走路等。
-
中度運動:在運動10分鐘以上還能順暢的與他人對話,但無法唱歌。此時身體會有點累, 呼吸與心跳比平常快,會流一些汗。常見的運動類型如快走,騎單車、修剪花草樹木等。
-
高強度運動:在運動10分鐘以上,無法邊活動邊與他人輕鬆對話。此類活動會讓身體感 覺很累,呼吸與心跳比平常快很多,也會流很多汗。常見的運動類型如跑步、繁重的勞 動或有氧舞蹈等。
週末運動戰士
一份研究8萬9千名受試者英國人研究,在持續追蹤12年後發現。對於那些無法每天規律運動的人來說,僅在週末進行運動的「週末戰士」運動模式也有助於大腦與心血管的健康。研究將受試者分成運動總時間少於150分鐘的「不運動組」、運動總時間超過150分鐘的「每天規律運動組」以及運動總時間超過150分鐘但集中週末2天運動的「週末戰士組」。
結果顯示,規律運動組與週末戰士組除了能降低巴金森氏症風險。其他研究亦發現相同結果,就算只有週末運動也能降低其他疾病包括焦慮、憂鬱、失智、中風、心臟衰竭與心房震顫的風險。這些研究告訴我們,即使平日無法規律運動,就算是週末運動也一樣對大腦有幫助。
參考文獻:
-
Lin F, Lin Y, Chen L, et al.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 and risk of Parkinson's disease. NPJ Digit Med. 2024;7(1):137. Published 2024 May 23. doi:10.1038/s41746-024-01135-3
-
運動強度。國民健康署。2025/02/04。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1&pid=9739
-
運動生理學 第三版,王鶴森等。2020。新文京。ISBN: 978-986-430-652-7
-
Min J, Cao Z, Duan T, Wang Y, Xu C. Accelerometer-derived 'weekend warrior'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 and brain health. Nat Aging. 2024;4(10):1394-1402. doi:10.1038/s43587-024-00688-y
-
Khurshid S, Al-Alusi MA, Churchill TW, Guseh JS, Ellinor PT. Accelerometer-Derived "Weekend Warrior"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AMA. 2023;330(3):247-252. doi:10.1001/jama.2023.10875
※本文著作版權隸屬養真天生物科技所有,歡迎引用分享並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