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每日飲水量能改善疾病與症狀?

20250425_800-400

飲水的生理學

每天應該喝多少水?簡單的問題,卻沒有簡單的答案。水是人體新陳代謝所必須,每個細胞、組織與器官都需要水才能運作。例如透過尿液與流汗來排出體內代謝廢物;維持體溫的穩定;提供關節潤滑與運動時的緩衝。為了維持身體正常運作,每日應從飲料與食物中的液體來補充水分。在生活中約80%的水是攝取自飲料,20%是來自食物。國民健康署建議一般成人每日應攝取約1,500-2,000cc(6.5杯-8.5杯水)的水量,但實際的飲水量是個人根據當下的活動量決定。然而這些都是給健康的人的建議,但對於已經生病的人而言,喝水量可以疾病有改善嗎?2024年的一份綜合臨床實驗研究結果指出適度的增加飲水量與飲水時間確實對四種疾病或症狀具有改善的效果。

增進肥胖的減重效果

研究肥胖患者每天在飯前先喝水,一天的總量累計達1500毫升,為期3-12個月。發現與沒有喝水的對照組相比可以減少至少45%的體重,有的甚至可以減少100%的體重。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

針對確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連續2個月在早餐前、午餐前與晚餐前分別先喝250、500與250毫升的水後。平均血糖明顯減少32.6 mg/dL,而沒有喝水的對照組的血糖則平均增加5.3 mg/dL。

緩解泌尿道的反覆感染

針對患有反覆尿道感染的婦女(未停經)的研究顯示。每天增增加1500毫升飲水的婦女一年內尿道感染的復發率平均減少1.5次,若單純以藥物治療而沒有特別增加飲水時,一年內平均尿道感染的復發率可以減少1.7次。可見增加飲水量就可以達到與藥物治療組類似的效果。而且研究發現有無增加飲水量對尿道內的細菌數量是差不多。

延長腎結石的復發時間

對已有腎結石的患者額外增加每日2000毫升的飲水量,5年後飲水組的腎結石復發率明顯低於未飲水組,且平均腎結石再復發的時間可以延長50%。

怎麼喝水最適當

每日額外增加至少1000毫升以上的飲水量確實增加有益於改善腎結石患者的復發、控制血糖、減肥,減緩偏頭痛、延長泌尿道感染次數與緩解低血壓等症狀。而喝水的好時機為兩餐之間;準備運動前、運動中與運動結束後以及感覺口渴時。當尿液呈現無色或淺黃色則表示當下體內水分的攝取量已經足夠。

參考文獻:

 

本文著作版權隸屬養真天生物科技所有,歡迎引用分享並標明出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