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霜降後清風戒寒,寒則氣滯血凝

霜前冷、雪後寒
「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並非是天上降下冰霜,而是接近地面的水氣會在接觸地面或地物後,直接凝結成白色微小而鬆散的冰晶。過了霜降以後可以明顯感受出天氣越來越寒冷。由於東北季風加上新竹的地形,為新竹帶來強烈的「九降風」。由於新竹新埔鎮終年難得下雨,陽光充足,九降風又強。所以非常適合生產品質極佳的柿餅。造就全台的牛心柿餅有八成以上的產量。同時,山野上開出雪白的芒花以及高海拔地區的楓葉也開始由綠轉紅。「霜降」正是台灣體驗大自然深秋變化的最好時節。
手腳冰冷筋骨痠痛
《國語•周語中》:「火見而清風戒寒」,即原本的秋老虎還會為秋日帶來炎熱的白晝,但「霜降」後,夏季的酷暑幾近全消,氣溫會「由涼轉寒」。氣溫降低刺激皮膚血管內的平滑肌收縮,導致血管的管徑變小。這時血液會因血管管徑的縮小導致血流的阻力變大,而不易流入血管。這時皮膚會呈現偏白或較無血色的現象。若是寒冷持續深入到肌肉,會導致肌肉內血管收縮,降低肌肉內的血流量,使肌肉缺乏氧氣與養分而引起肌肉痠痛或抽蓄的現象。典型的例子是下肢血管循環不良所引起的『血管性跛行』。即病患在走一段路後會覺得大腿或小腿疼痛或發漲,痛到走路會一跛一跛甚至要停下來休息個幾分鐘才能繼續走路。
中風
由於血管縮小造成的血流阻力變大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因為心臟被迫要以更大的收縮力量將血液擠入血管導致血壓升高。此時在心血管原本就有部分阻塞狀況的族群就容易造成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的疾病發生,因此特別要注意四肢保暖以及避免血壓突然升高。這時亦可以參考【天舒芯】以照顧心血管健康。
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自然界在「霜降」時由熱轉寒,人體也會由陽轉陰。故先人認為深秋的「霜降」是這一年最後把身體養好的機會。因為「霜降」過後就是「立冬」,表示冬天正式到來。《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霜降」後並非補陽而是要補陰,可以多攝取水梨、銀耳、蜂蜜、蘋果、百合等滋陰潤燥的食物。同時減少蔥薑蒜、烤炸辣等燥熱食物的攝取,避免消耗體內的津液。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 節氣時光-霜降。農業部,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2024/11/05。https://ppt.cc/ffsu9x
- 楊智超。肌肉為什麼會酸痛?台大醫院神經部。2025/10/06。https://ppt.cc/fnxplx
- 總校閱:馮琮涵。修訂:吳泰賢。鄧志娟、馮琮涵、劉棋銘、吳惠敏、唐善美、許淑芬等。解剖生理學(第三版)。2022/07/05,新文京,新北市。ISBN:978-986-430-834-7
- 黃帝內經靈樞經.癰疽。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2025/10/06。https://ctext.org/huangdi-neijing/yong-ju/zh
※本文著作版權隸屬養真天生物科技所有,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歡迎引用分享並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