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秋分暝日對分,早睡早起養好肝

秋分暝日對分
「秋分」是季節性命名的節氣。「秋分」與「春分」相同,是一年中為二日照時間晝夜等長。從「秋分」後,即晝短夜長。「秋分」亦是秋天的第四個節氣,表示秋季也過了一半,逐漸進入深秋。「秋分」過後的氣候會出現三個變化「雷聲始收、蟄蟲坯戶、水始涸」。意思是象徵夏季的雷聲會逐漸減少,昆蟲開始陸續回到土裡,例如蛇類在一年中出沒最頻繁的時間是在9月,而「秋分」之後蛇類的活動會逐漸減少。同時空氣中的濕氣也不會像夏天那樣充沛。
秋分日照少,情緒悶
「秋分」之後,秋風蕭瑟,秋雨綿綿,很容易讓人對周遭生命流逝的感覺會顯得特別強烈。每到傍晚心裡總有一股微微的哀傷,容易覺得胸悶、想睡覺、對生活總是無精打采的提不起精神、心情低悶、情緒不穩、或食慾變差的感覺。這種輕微的季節性憂鬱情緒是由於日照逐漸減少影響大腦內的退黑激素濃度增加,進而使甲狀腺素與腎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而造成精神醫學所說的「季節性憂鬱」的情緒變化。
秋燥金旺,肝氣鬱滯
以中醫五行來說秋與五行的「金」相應。『秋燥』時表示金氣旺,在五行的相生相剋來說,金又剋木。因此「秋分」後越來越強的『秋燥』會抑制屬木的肝氣,導致『肝氣鬱結』容易產生悶悶不樂、焦慮憂愁與失眠健忘等中醫稱為「秋悲」的症狀。
肝功能在秋分後變強
肝臟會將血液內的甲狀腺激素與腎上腺激素代謝成失去功能的代謝物以排出體外。而褪黑激素又有保護肝臟,增強肝臟代謝能力的功能。因此當「秋分」過後,因日照減少所導致的體內褪黑激素濃度增加,反而會加強肝臟對甲狀腺素與腎上腺素的代謝。進而使得體內這兩種激素的濃度降低,造成情緒與活力低落的現象。在此讀者或許已經發現中醫將這種人在『秋燥』後失去活力的情緒變化稱為肝氣鬱結,事實上中醫的古德們早已中醫五行精準的說明了現代醫學在肝臟對激素代謝的生理學研究。
早睡早起養好肝
「秋悲」的情緒變化可以透過適度的增加運動,或依照日光變化逐步增加睡眠時間來調整。除了可以避免夜晚著涼之外,更可以順應褪黑激素的濃度增加而促使肝臟進行自我修復。但老年人由於神經退化,大腦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對成年人來得少,可以適度補充褪黑激素,或請中醫師診斷協助開立個人化促進睡眠的中藥。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
節氣時光-秋分。農業部,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2024/11/05。https://ppt.cc/fNfhrx
-
楊健良。到了秋天就容易抑鬱傷感?小心! 這可能是「季節性情緒疾患」。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2023/09/11。https://forum.nhri.edu.tw/r164/
-
Zhang JJ, Meng X, Li Y, et al. Effects of Melatonin on Liver Injuries and Diseases. Int J Mol Sci. 2017;18(4):673.
-
Sato K, Meng F, Francis H, et al. Melatonin and circadian rhythms in liver diseases: Functional roles and potential therapies. J Pineal Res. 2020;68(3):e12639.
※本文著作版權隸屬養真天生物科技所有,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歡迎引用分享並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