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與青少年也會高血壓(二)-成因與治療

健康新知_20250815_84r

兒童高血壓的成因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兩種。原發性是指無特定原因造成高血壓,而續發性則是因為罹患其他疾病而導致的高血壓。導致小孩與青少年高血壓的原因有許多,包括肥胖、家族性遺傳、少運動久坐、攝取過多的鹽分、睡眠品質不佳、社經地位低落、吸菸、男性性別、出生時體重過輕、早產以及母親的生產年齡等因素有關。比較特別的是長期哺育母乳的兒童血壓會較低,這可能跟母乳中的鈉含量較低有關。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肥胖」。研究發現體重過重的兒童患有高血壓的風險為一般兒童的2.6倍,而肥胖兒童甚至達到一般兒童的6.4倍。
 

肥胖兒童容易罹患高血壓

台灣兒童青少年過重問題有越來越高的趨勢,流行率甚至高於日本、南韓為亞洲之首。兒童飲食中所攝取的鈉大約有80%來自加工食品。且攝取過多的鈉後,血壓會升高。而肥胖與出生時體重較低的兒童的血壓會比一般兒童更容易受到鈉的影響而上升。另外種族上,亞洲兒童的血壓值平均也比白種人高。

何謂體重過重與肥胖,以身體質量指數(BMI)計算,其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 除以身高(公尺) 的平方【BMI計算器】。

體重過輕:BMI < 18.5 公斤/米2
正常範圍:18.5 BMI < 24 公斤/米2
體重過重:24 BMI < 27 公斤/米2
肥胖:≧ 30 公斤/米2

 

高血壓壞處

血壓過高會造成器官如心臟、視網膜與腎臟的損傷,進而影響心臟、視力與腎功能。
 

治療與預防

高血壓是採階段式治療,若確定血壓偏高後應先以改變生活習慣,因為改變生活習慣已被證明是有效降低血壓的關鍵,且亦已證明能降低器官的受損。高血壓的兒童有四分之三是可以透過生活控制而讓血壓恢復正常,包括減重、增加蔬菜攝取量、避免高鹽分與過多的油脂、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與提高社經地位。因此若為過重的高血壓兒童,減重即為最重要的目標【亦可參考 天舒芯 或許更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 Ruan X, Zhu A, Wang T,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Younger Than 19 Yea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Pediatr. Published online July 28, 2025.

  • Flynn JT, Kaelber DC, Baker-Smith CM,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Screening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2017;140(3):e20171904.

  • Hardy ST, Urbina EM. Blood Pressure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m J Hypertens. 2021;34(3):242-249.

 

本文著作版權隸屬養真天生物科技所有,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歡迎引用分享並標明出處。

吳泰賢

吳泰賢

吳泰賢博士為跨領域健康科學專家,具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士、基礎醫學碩士及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博士學位,專精致癌風險評估模型,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

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參與多項臨床研究,發表重要SCI論文,並推動肥胖醫學認證與國際研討會。現任教育部核定助理教授,獲陽明大學傑出論文獎,主編醫學教科書,致力轉化學術研究為臨床應用,於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領域深具影響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