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最酷熱,為初伏之始

保健常識_20250718_84r

大暑熱不透,大水風颱到

「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前後亦是一年中天氣最酷熱的時候。海島型的臺灣由於白天陸地升溫快,會加熱空氣而往上飄。當熱氣流快速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的環境,導致水氣開始凝結成雲,隨著時間的推移累積的水氣快速增加便開始午後雷陣雨;而在下雨之前,因烏雲遮蔽陽光而形成的「下降氣流」會先比雨滴還早抵達陸地,當在大暑炎熱的午後感受到涼爽的陣風時,意味著雷陣雨就要來臨。但若是一連好幾天都沒有午後雷陣雨的話,表示熱氣流被大氣帶走。此時就要注意是否有颱風要來了。因為這個時節也是颱風最頻繁的時節。
 

長夏為中醫五行特有

雖然一年的季節分為春夏秋冬四季。但身體為應對環境而產生的變化並如開關電燈般一蹴可及,而是需要逐漸轉化。因此身體在夏季到秋季之間的轉換狀態稱為「長夏」。中醫五行《木、火、土、金、水》依身體對應環境的相對變化分為五個季節依序為《春、夏、長夏、秋、冬》,對應的體內五臟依序為《肝、心、脾、肺、腎》。「長夏」應對的節氣範圍為「小暑、大暑、立秋與處暑」間,亦是一年最熱的30-40天之間又稱為「三伏天」。其對應的五行與五臟分別為「土」與「脾」。
 

大暑為初伏之始

大暑前2天的2025/7/20即是「初伏」開始,適合進行中醫三伏貼的療程,總共需進行三次療程。將好發於秋冬的慢性呼吸道等許多過敏性疾病,趁著身體陽氣較旺盛,病情較穩定的長夏時節,透過中藥三伏貼將體質由虛寒調理至溫熱體質,並調整免疫系統的敏感性,且效果可以長達一年。
 

水果降火氣

大暑是品嘗鳳梨或檸檬的好時機,此時鳳梨味道不僅不酸,更是甜美。亦是檸檬風味最佳的時刻。但並非人人都適合吃鳳梨,血糖不穩定或體質燥熱就不適合,需要適量攝取,不宜過多。在大暑時應依照體質食用適當的水果降火,屬於燥熱體質的人宜吃涼性水果,例如西瓜、鳳梨、芒果、李子或耶子等水果會有較佳的清熱效果。若為氣虛過敏體質,宜選用木瓜、蘋果、葡萄、奇異果、番茄、香蕉、檸檬或芭樂等平性水果。

參考文獻:

  • 節氣時光-大暑。農業部,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2024/11/05。https://ppt.cc/fZ8Opx

  • 張志浩。為何夏天「午後總是下大雨」?今日新聞。2023/06/24。https://ppt.cc/fWKyIx

  • 馮逸華。三伏貼「冬病夏治」真的有效嗎?為何貼了沒感覺?醫:這3件事別做。Uho優活健康網。202407/12。https://ppt.cc/fG4EWx

  • 常見蔬菜水果的寒熱溫涼。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2024/04。https://ppt.cc/ftQn9x

  • 今天是最熱節氣「大暑」 中醫師分享降火氣水果。人間福報。2021/07/22。https://ppt.cc/foYGMx

 

本文著作版權隸屬養真天生物科技所有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歡迎引用分享並標明出處

吳泰賢

吳泰賢

吳泰賢博士為跨領域健康科學專家,具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士、基礎醫學碩士及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博士學位,專精致癌風險評估模型,成果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

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主導多項臨床研究,發表重要SCI論文,並推動肥胖醫學認證與國際研討會。現任教育部核定助理教授,獲陽明大學傑出論文獎,主編醫學教科書,致力轉化學術研究為臨床應用,於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領域深具影響力。

TOP